分享日记|性爱小技巧:把讲话直当做你伤人的借口?……
现代人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把说话很直当成一种优点。虽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在现代社会中,谎言与虚伪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所以大家会把说话不拐弯抹角的人当作一种清流。
但很多人就会利用这种情势,把自己的白目与不贴心,仗着我讲话很直,就扭曲成一种逃避自己不为他人着想的借口。以至于越来越多人也只图自己方便,奥客与情绪无法控管、觉得我付钱我最大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这才不是什么真性情,才不是什么单纯率真。更不是什么坦诚直率。这只是一个自私的人,说话不经大脑,无视他人感受,不克制情绪,不顾忌影响,肆无忌惮地只图自己痛快。
在越来越成长的过程中,我其实一直没有发现说话直加上坚持己见的我,吃了多少自己的亏,伤害多少的人的心而自己不自知?也许不至于招致讨厌,但至少让人想要疏远。
我常常跟我自己的培训讲师说要结善缘,然而如何说话,也就是你是否会结善缘的很重要的关键。
在做讲师、经营粉丝团的过程中,经历过太多的提问,有些提问确实会让我觉得有必要狠狠地把对方打醒,但我渐渐发现到一件事:当自己讲话直的时候,我们伤害到的是别人,却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对方。这就是我们把讲话很直正当化的理由。如果我们真正是想要帮助对方,应该说的是对方听得进去的话。
用让人感到舒服的方式沟通同一件事,而不是因为自己没说很难过所以才拿个我也不想这样,但不讲我认为是在害你这种借口来逞口舌之快,同时又用一种以上对下的方式在跟对方沟通,自然就会造成对方的不舒服。
这世界从来就不是公平的,权力由人把持、规则也是人订出来的,只要能够搞定人,你可以搞定这世界上大部份的问题。
让人舒服并不与不诚恳或是虚伪画上等号,而是同样一件事情,你用什么方式去表达,如何去让人理解你的意思,才是重点。
1.避免以以上对下的口吻对待他人
但如果你能在比对方高一个位阶时能可以以平等的方式跟对方沟通,对方不仅会觉得备受尊重,也会更愿意跟你沟通与配合。
以上对下的沟通方式为:垂直式,也就是以上对下或是以下对上的沟通模式。
例如你说好棒喔、不错喔、做得很好这些看似正面的语句,其实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如果对方觉得自己的地位是跟你平等的时候,你却用这种上对下的鼓励语句,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你又有多厉害?的感觉。
直接的评论也会造成一种上对下的感觉,例如我觉得你太…了、你要是…就不会…等。
这个是我亲身经历过的经验,曾经有一个朋友,是我很欣赏甚至崇拜的对象,当我认为他地位比我高,或是他能力比我强时,他使用嘉许态度的语气,就会让我很开心,觉得自己受到比自己厉害的人肯定。
但当我渐渐在同样的领域中能力值不断提升到我觉得他跟我差不多的时候,他仍然使用嘉许的语气在跟我说话,就顿时让我觉得非常不舒服。当然以下对上的讲话态度有时候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如果对方认为你比自己高,你却故意用以下对上的口吻跟对方讲话,对方就会认为你是在故意激他酸他。
抑或是明明两个人是平等的关系,你却用比较地位低下的口气说话,也会造成对方的尴尬与不自在。
2.当对方不想听你讲的时候,请不要鸡婆,认知大家都有自己的功课
如果我们同意,当他你不认为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人自以为的帮助就会变成一种自大,帮助就变成一种同情而非同理,是一种上对下的概念。
所以当他人此时此刻没有想要或希望听从他人的建议、接受他人帮助的时候,请不要自以为是的认为主动去忠言逆耳会对那个人是一种帮助,你只是在帮自己造恶业,并且让对方感到心理上的不适而已。
当一个人真心的想要寻求他人帮助与建议的时候,对方想要听,才是你开口的时机。
当对方不想听的时候,你即使讲了他也听不进去,反而有时候会造成反效果。认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要处理,我们也有自己的,所以除了管好自己的事情之外,自以为是的鸡婆绝非必要。
3.尽量多用比喻的方式,并用问句与引导对方给予自己答案
我们都是人,当然对批评都是会有下意识的反弹的。
不论是你要开对方玩笑,还是说什么话,尤其是在自己最放松的时刻,说的话才要更特别注意,通常我们说出最伤人的话都是无心的,甚至认为我当时真的认为做了、讲了应该没什么,可能只是为了制造一点笑料,却没想到会让对方很不开心,或是让现场的人对你留下那么一点累积印象,再多几次类似的状况,自己就要不小心被定型了。
对于自己说的话,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因为你说的话做的事,其实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听在心底。人难免都有犯错的时候,一旦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发现时就要立即承认错误,即使对方可能觉得没什么。
但这种事情虽然发生事小,慢慢累积起来也是很可怕的,一旦累积起来连反转都没办法反转。每个人在意的事情不同,所以说话要时时刻刻都很小心,而每次说话前的3秒钟,都是你能够练习做换位思考的最佳时机。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love.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