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文化小宝库:古代女子中秋夜为何要偷葱偷菜…… – 分享日记

分享日记|文化小宝库:古代女子中秋夜为何要偷葱偷菜……

在现代的中秋节,南方人喜欢博饼、吃月饼,那么,在古代中秋节人们都在干嘛呢?尤其是古代女子。在古代女子喜欢在中秋节偷菜偷葱,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跟着小编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下吧。

公元1900年,也就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仓皇逃出了北京。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皇太后慌乱之中并没有忘记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这一年中秋节的晚饭之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当时在贡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一张印有玉兔在月宫捣药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神码”,放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晋北就有这样一句民歌,“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宫女们行完礼,就算礼成。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而虔诚。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那么,为何将玉兔称之为“太阴君”呢?

据《淮南子·览冥训》中说,古代时候,西王母掌握着不死之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月”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寓意是“母性”与“女性”。《礼记》云:“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所以中国古人称月为“太阴”,称玉兔为“太阴君”。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love.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