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科学小知识:为哭泣的心灵寻找出路…… – 分享日记

分享日记|科学小知识:为哭泣的心灵寻找出路……

  在百度网页上搜索关键词“家庭暴力”,赫然出现在你眼前的必 然是“中国反家庭暴力网”。不要以为这是个政府或者团体的网站, 它其实是李建婷一个人的地盘。李建婷告诉记者,到11月25日,今年 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她的网站就一周岁了。   
34岁的李建婷是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工作繁 忙的她原本对创办网站一窍不通。全靠网友帮忙,她今天才能够熟练 地在网络神游。李建婷微笑着打开网页,一个又一个窗口里都密密麻 麻地填充着有关家庭暴力的报道、证据、音频、视频。这些资料中的 主人公不是别人,正是李建婷和她的前夫。   
这一切只为讨一个说法   
李建婷用轻松的口吻讲着她前半生的经历: “1997年,我和他在家乡的一所小学认识。那时我刚刚毕业,对 爱情充满憧憬,而眼前的他踏实稳重、才华横溢。他说他要想办法把 我俩都调到市里,他要给我买一个大房子,他要一辈子对我好。我心 动了。”   
“结婚后,他的许诺只兑现了一个——他自己调到市里了,我们 开始两地分居。小学教师的工作非常繁琐,批作业、写教案、上课、 培训……忙的时候我就一周回一次家,有时甚至两周一次。最初,他 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关心,直到有一天,他体贴地嘱咐我:‘你回来 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去接你!’这句话让我感动了一段时间。但好 景不长,一周后我就在医院查出自己患有妇科病。医生表情怪异地询 问我和丈夫的职业,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诫我:‘你丈夫可能出事了。’ 我将信将疑,因为那时丈夫对我真的很好。现在想想,他可能是心虚 吧!就在我怀孕期间,一切都开始明朗化,第三者正式出现在我的生 活里。儿子一生下来,我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他第一次打我时,打得并不重。但在我看来,天简直都塌了。 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我曾经忠厚的老公!此后,打骂变得频繁而且顺 理成章,折指头、扯胳膊、甩耳光,他甚至对我生产后涨奶的乳房下 手!第三者也怀孕后,他就整天说要离婚……”   
说到这里,李建婷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声音变作呜咽。“ 为什么不离婚?”记者问。   
“我想争一口气。只要我不离,她就没法生!其实,我最怕离婚 后自己会一无所有。”   
事情的进展正如李建婷预料的一样,第三者因无法取得准生资格 而堕胎了。可是,李建婷在家里的处境变得更艰难了。她亲眼见到自 己的饭碗里被滴入消毒液,那股味道她再熟悉不过了;拳打脚踢也成 了家常便饭,最严重的一次她被打断一根肋骨昏死过去。   
2004年年初,李建婷的丈夫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离婚。一审期 间,李建婷手拿农药瓶在法院闹了一气。之后,她开始在妇联的帮助 下进行验伤、取证,并对丈夫提起伤害诉讼。李建婷说,她所做的一 切,只是想讨一个说法。   
见过太多面对面的哭泣   
至于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网站,李建婷有相当成熟的想法:“首 先,我要发泄一下,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我快被这段婚姻积攒的 情绪折磨得没有人样了。其次,我也想通过网站获得相关维权人士的 帮助。最重要的是,我想为有相同经历的姐妹们提供一个说话的地方。 ”网站开通一年来,李建婷确实接到了不少患难姐妹的电话。然而, 让她沮丧的是,“无论是离婚案还是伤害案都还没有着落”。   
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的张帅看来,李建婷 的遭遇非常有代表性。“2000年,中国法学会反家庭暴力网络进行的 一项调查显示,在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中,家庭暴力的发生率高达34 %。2006年,我们中心经手的100个案件里,一半以上涉及婚姻家庭, 而离婚原因中近一半与家庭暴力有关。我们见过太多面对面的哭泣。”   
在所有的求助者中,张帅印象最深刻的是甄红(化名)。“这个 农村妇女一进门就哭,边哭边说,语无伦次。她丈夫酗酒、赌博,每 次赌输或喝醉之后都要殴打她。19岁的儿子就是目睹着母亲挨打长大 的,而她已经两次起诉离婚都没有成功。好在她还有一定的法律意识, 掌握了一些重要证据,我们总算帮她讨回了公道。”   
“从李建婷到甄红,这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哪些共同点?” 记者问。   
“丈夫酗酒、赌博、有外遇是造成家庭暴力的三大直接原因。但 是,我们应该看到背后的根本原因。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对自 己的丈夫过度忍让;有些受害人文化程度低,维权意识差,忍受暴力 长达十年之久却不懂得保留证据。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虽然邻居知 道这个人在家老被丈夫打,但都觉得这是个人的私事,没法过问。” 张帅如此分析,“我听说在一审之后,甄红的儿子忍无可忍地打了自 己的父亲。这个孩子性格很内向。就算法律能给受害者一定的赔偿, 但心灵的创伤却永远地留下了。”   
那些女人需要有人拉一把   
心理干预正是“红枫热线”的主要工作。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 服务中心是中国第一家民办的妇女问题研究机构。“红枫热线”的创 始人、妇女问题专家王行娟告诉记者:“那些遭受家庭暴力的女人, 太需要有人拉一把了。”她给记者讲起了王薇(化名)的故事。   
“他是个畜生,不是人!”这是热线接通后,话筒里传过来的第 一句话。电话那头,北京郊区一个饱受丈夫性虐待的28岁妇女泣不成 声。“你要是看到王薇,不会觉得她跟普通的女人有什么区别。她的 身上没有伤痕,她的伤痕都在看不见的地方。这个女人结婚前,就为 她的丈夫做过9次刮宫手术,连医生都劝她要好好爱惜自己。结婚之 后,性伤害变本加厉,稍有不配合,丈夫就拳脚相加。”   
“她想离婚,又不放心8岁的女儿。她只有初中文化,担心以后 如何生存。她说她的心都死了。我问她,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不 给自己找条活路?女人要自立,我向她保证,只要勤劳她肯定饿不死。 ”半个月后,王薇给王行娟打来一个电话:“我出来打工啦!”话音 中带着些许兴奋和不安。又一个月过去了,王薇再度拨通了热线。这 一回,她的语气很坚定:“我决定离婚。”   
尽管后来,王行娟没能再联系上王薇,但她坚信这个女人将来的 生活状况会很乐观。“不想太多,我能帮一个是一个。”银发苍苍的 王行娟说,“只要我能拿起话筒,我就要为电话那头哭泣的心灵寻找 出路。”   
莉莎拥有一个表面上美满的家庭,但她经常遭受丈夫的暴力殴打。 面对任何一个可以倾吐苦衷的人,她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家” 这个字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应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它是忙忙碌碌的人 们挥之不去的牵挂。在外受了再大的委屈,身后不还有一家人的支持 么?我们如此劝慰别人。然而,如果家的温暖被残酷的打骂取而代之, 置身其中的人们该多么绝望!   
多少年来,别说摄影家和文学家,就连社会舆论都很少正视过家 庭暴力,尽管这类事件屡见不鲜。我相信不少人都听到过一些有关家 庭暴力的真实的故事,可人们还是普遍认为这只是极少数的例外,是 个别不幸福家庭的产物,是那些没有教养、没有理智而又脾气暴躁的 人的行为。尽管这些故事就在我们面前发生,但我们仍然觉得它离现 实生活非常遥远。那么现在,看看这张伤心欲绝的脸孔,谁还能够保 持那份与己无关的平静? (黄利)   
遭丈夫殴打的莉莎 多纳·法罗特(美)摄于1982年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love.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